普洱茶各大名山的特色與口感介紹※
2014-05-06 19:32:50

 

 

普洱十九大茶山風味簡介

雲南具備地形、氣候與環境的優勢,表現在茶品風格方面就是各區域有著明顯的不同,變化明顯,且年均溫差不大、只分乾雨兩季,雨水北旱南濕的顯著差異,環境條件加上種、生長形態的差異,使得各茶山茶品有著極大的不同,但大至上有著北苦南澀、東柔西剛的風貌,僅以此文概要論述各茶山的不同風味。

 

1、冰島:

臨滄市雙江縣,雲南大葉種野生茶,特有勐庫種。群落於雙江縣大雪山中上,面積約1.2萬畝,海拔高度2200-2750米,是目前發現的世界海拔最高、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種群落。勐庫野生古茶樹野生茶屬野生型,進化形態比普洱茶種原始。該種具茶樹形態特徵及茶多酚、氨基酸、咖啡鹼等茶樹功能性成份,可以製茶飲用。基因原始且產於高海拔寒冷地區,使其具備抗逆性強、抗寒性強等特點,具有抗性育種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寶貴價值。

特色:香型特殊,茶質厚實,香氣勁揚,有別於六大茶山的滑柔,在口腔中後區回甘明顯,香氣飽滿,口感刺激性稍高。

 

2、大雪山野生古茶樹茶群落

大雪山野生古茶樹茶群落,是目前全世界發現的海拔最高、密度最大的大葉茶種群落。生長群落地處雙江縣大雪山中部,海拔高度為二千二百至二千七百五十米。此茶採摘極難、產量極低,屬雲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。

此茶葉質肥厚寬大,香味特殊、野香中帶蘭香,勁鋼質厚,苦回甘轉甜,沉而霸道。舌面甘韻與上顎中後段香氣飽滿,口感刺激性強。

 

3、布朗:

西雙版納州勐海縣,雲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。原國營勐海茶廠初制所,包含布朗山與新、老班章,面積1016平方公里。布朗族為古代濮人的後代,是西雙版納最早的原住民之一,最早栽培製作飲用茶葉,是茶藝的始祖。布朗山南部西部與緬甸相接,是全國唯一的布朗族鄉。鮮葉年收約300噸,約可製毛茶80噸。

特色:口感刺激性較強,口腔中後帶苦感,與班章不同的是上顎香較濃味重。

 

4、班章:

西雙版納勐海縣,有新、老班章茶區之分,原國營勐海茶廠布朗山初制所。新班章現址種植3502畝新茶園,栽培型的古茶園主要在老班章、老曼娥等區,約數千畝。

特色:老班章茶區的茶質特點與布朗山香型和口感接近但茶質較厚重、苦味凸顯,香氣較下沉,入口苦味較低。

 

5、巴達

西雙版納州孟海縣西雙版納洲勐海縣西部,雲南大葉種栽培野生茶。有野生茶樹群及栽培型古茶園兩種。1961年巴達大黑山發現樹齡在1700多年高50餘米的巨大巴達茶樹王,為巴達茶區帶來特殊的景觀。

品質特點:獨特香型,口感類似布朗,產量少,口感微苦但較薄。

 

6、景谷

雲南省思茅地區景谷縣,雲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。

特色:條索短,葉肥厚,口感刺激性強,口腔中後帶苦感,帶微熟香甜味。

 

7、邦崴

雲南省思茅地區瀾滄縣,雲南大葉種野生茶。

特色:茶質厚重,帶花果香甜味,口腔中後趨微帶苦澀、舌面回甘強,香味層次變化明顯。

 

8、南糯

西雙版納州勐海縣,雲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,原國營勐海茶廠初制所。目前南糯山茶區有1000多公頃混生的古茶園,其中遺留有千年前布朗族栽種後荒廢的古茶園。

特色:香氣高揚口感清爽甘甜,口腔內帶甜香味,舌面中區帶明顯甘韻,湯滑但口內澀感較高。

 

9、蠻​​磚

西雙版納州勐臘縣,屬於古六大茶山茶區,雲南大葉種栽培野生茶。在倚邦、革登、曼撒、易武之間,包括蠻林和蠻磚等。舊時蠻磚每年茶葉產量達萬擔,大部分被運往易武加工銷售,屬六大茶山中較不被重視的區域,也因而茶山古茶園保存的較好。

特色:茶葉色澤較深,口感厚滑,舌面微苦,香氣沉。

 

10、無量

雲南省大理、思茅地區無量山茶區,雲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。

特色:香甜回甘,集中於口內中區,苦澀較低,收茶範圍大因此較無明顯特色。

 

11、易武

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,古六大茶山茶區,原古代曼撒茶區,雲南大葉種栽培野生茶。

特色:香氣口感類似曼撒,香氣高揚、湯水柔和滑順不刺激。

 

12、曼撒

西雙版納勐臘縣中北部,古六大茶山茶區,雲南大葉種栽培野生茶。清朝乾隆年間茶葉的年產量高達萬擔,同治至光緒年間兩次大火,第三次大火同時發生瘟疫使曼撒荒廢,漸由易武取代曼撒在六大茶山中的地位,因此有不少廠家把兩個茶區所產的茶葉統稱易武。

特色:香高水柔,屬香甜系茶品。口腔中後香氣甘韻飽滿。但近年過度採摘與季節因素使口感變薄。

 

13、攸樂:

西雙版納州景洪市,古六大茶山茶區,唯一不在勐臘縣的正山,雲南大葉種栽培野生。古名攸樂,今稱基諾山,面積在古六大茶山中較廣,古茶園1萬畝。海拔由575米至1691米,年均溫攝氏18~20度,年雨量1400毫米。現在遺存有2000畝古茶園,古樹直徑多超過80釐米。攸樂茶山民間自古就有製作少量竹筒茶,茶葉多被易武、倚邦茶商收購。

特色:香型和口感近似曼撒、易武,香揚水柔、舌面有苦澀感,因樹齡較小所以口感較強悍。

 

14、倚邦

西雙版納州勐臘縣中北部,古六大茶山茶區,雲南省中小葉種栽培野生茶。海拔為六大茶山最高,整區幾乎全為高山,海拔差異大,最高1950米,最低565米,茶區內有大葉種和中小葉種茶樹。茶區內中小葉種品質優於當地大葉種,更優於其它省份的中小葉種。

特色:獨特香型,入口香甜帶花蜜香,口感稍苦轉回甘。

 

15、革登

革登位於西雙版納州勐臘縣,雲南省中小葉種栽培野生茶,古六大茶山。六大茶山東北部,東接孔明山,南接基諾山、西接蠻磚、北鄰倚邦茶山。革登的老茶樹所剩不多,僅茶房、秧林、紅土坡等不足500畝的幾片古茶園,難量產。

特色:獨特香型,上顎帶花蜜甜香且微苦,口感甜,苦後轉甘但茶湯較薄。

 

16、莽枝:

西雙版納州勐臘縣中北部,古六大茶山茶區,雲南省中小葉種栽培野生茶。革登山西南方,蠻磚茶山西面,早期主要由外地人從事茶葉買賣,如今已無當年的繁榮,原始森林中有許多大、中小葉老樹混生,更有數十公尺的大茶樹,所產茶葉多集中收購運送或由大廠收購。

特色:獨特香型,香氣口感類似倚邦、革登。口感帶花蜜香甜、湯柔順,口腔刺激性較高。

 

17、千家寨:

雲南省思茅地區金竹山千家寨,雲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。

特色:早年茶青揉不成條。茶質入口淡薄,口腔中後段香氣清甜,舌面較苦。

 

18、景邁:

思茅市瀾滄縣,雲南大葉種野生野放。景邁茶區涵蓋瀾滄縣景邁村與芒景村,具有上千年種植歷史,是目前云南省所發現最大規模的栽培型古茶園約萬畝。古茶園由布朗族的祖先在公元696年即開始種植,距今已1200多年,經過後帶開墾種植至今已達1萬多畝的規模。老茶樹上有具清熱解毒功能的寄生植物螃蟹腳。

特色:茶菁條索短,色澤青綠,口腔中後段的清爽甘甜帶特殊花香,喉韻甘甜,湯質滑厚,但口感因茶湯澀而有薄的錯覺。

 

19、勐宋

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南部,雲南大葉種栽培野生茶。西雙版納有兩個勐宋,各在勐海縣和景洪市。本區為景洪市南部勐宋。東接布朗山,南接緬甸,栽培型野生茶林為早期布朗族栽種。野生茶品種中區分為甜茶與苦茶,甜茶較適合製茶,因易武茶價高,近年有以勐宋茶仿冒易武茶。

特色:獨特香型,湯柔香甜,苦味較明顯而不化。